擺脫工作與生活的精神內耗

導語
現代人必須先功名利祿再淡泊明志,先經歷復雜再回歸簡單,但功名利祿之路又艱難曲折,把外在追求和內心目標割裂開往往,更多的是在這兩種狀態里懸而未決。

“精神內耗”一次伴隨著二舅視頻的發酵而走紅網絡,它刻畫了當前不確定大環境下大家焦慮迷惘的狀態。

這種內心的不安、焦慮等等負面情緒消耗精力,降低了行動力。我們常常太忙而沒有時間好好聊聊,結果日復一日地過著無聊的生活,單調乏味的日子讓人幾年后想起來不禁懷疑,究竟自己是怎么過的,而時間已悄悄溜走了。匆忙的態度并不可取,當你做某件事的時候,一旦想要求快,就表示你再也不關心它,只想去做別的事。[1]

二元對立帶來的內耗

現代人必須先功名利祿再淡泊明志,先經歷復雜再回歸簡單,但功名利祿之路又艱難曲折,把外在追求和內心目標割裂開往往,更多的是在這兩種狀態里懸而未決。

復旦大學梁永安教授有一段話,“我讀大學的時候,全校當時也不過就是50來個留學生,我在里面有個特別好的朋友,是個加拿大人,他說他的人生理想,就是35歲以前把錢掙到,后半生就去玩去了。當時我還覺得,從我們中國人的理念來看,一輩子要為國家奮斗,哪能35歲就停了。后來我覺得真是這樣,你工作是為了生活,而不是反過來的?!?sup>[2]

我們所面對的精神內耗,很大程度上是內心經受的關于世界既有面貌的認知失調,其內在根源是二元對立的認知系統。

《禪與摩托車維修藝術》的作者羅伯特·M.波西格同樣面對了現代文明下自己精神的分裂,他帶著10歲的兒子克里斯,進行了一次長途摩托車旅行,旅行的感受和思考就集中在對形而上學傳統的主客體二元論的反思,以及對科學與藝術,知識與價值,古典主義與浪漫主義,精神與物質,機械論與神秘主義,西方與東方等西方二分法劃分下的事物間的關系的思考。這一系列的思考,表面上是東方佛教徒的禪學實踐、摩托車,本質上是現代人如何找到內心的信仰和平靜。

“往里走”

精神內耗源自于心理的反芻,反復想同一些事情卻又得不到答案,擺脫精神內耗,回歸內心的安寧,要”往里走“。這正是史學大家許倬云所說的,只有往里走,才能安頓自己:

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,處事也罷,觀察也罷,討論也罷,陳述也罷,都是一個個的行為動作,這些動作都是理性在背后運行的產物。這個動作有過程,也有結果;有它的起因,也有它的轉折和盛衰。所謂“往里走”,我們要看見周圍的事物變化,也要感受到變化對自身的影響,還要找出對我們影響最深的部分。如此一來,外在的刺激就內化了。如果我們將對外觀察的結果內化到心里,我們對外在事物的感受就不再是浮光掠影,而是有著深切的體會。這種體會能夠促使我們反思,反思之后一定要存儲在內心最深處的資料庫中,并能時時刻刻照見我們的行為舉止。每當這個資料庫發出警告信號,我們就能警惕自己的不足、過分之處,或者是危險來臨。[3]

Reference

[1]

羅伯特?M.波西格:《禪與摩托車維修藝術》:https://book.douban.com/subject/6811366/

[2]

梁永安:我們這個時代的工作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?src=11&timestamp=1666756706&ver=4127&signature=sPE4lIVB0haRGgJCfEJxLyrQxomPQgVM1qLvxoQAloMtSdAoJmRli2IP62pFTlG2ZMNtk6rjCkaEJ4kay00yMjxVind-WYtvhPWzEPz8sBiBLxpc5XUQG4LRbzLibM&new=1

[3]

許倬云 / 馮俊文:《往里走,安頓自己》:https://book.douban.com/subject/35975455/

《人才資源》,由中國人力資源網攜手大家社區共同打造,致力于為人力資源管理者傳遞人力資源管理領域中最新的思想、觀點、方法、技巧和資訊,內容囊括人力資源管理的前沿話題和深度報道。我們還定期邀請人力資源總監、CEO、總經理、人力資源專家等舉辦線上/線下的沙龍活動,提供一個平等對話、互相學習與分享的平臺。請在微信公眾賬號中搜索「人才資源」或「hr_com_cn」,或用手機掃描左方二維碼,即可關注!
禁止的爱浴室完吃奶完整版,国内永久福利在线视频图片,2020狠狠噜天天噜日日噜,尹人在线最新香蕉视频